中文

English

2024年尊龙凯时类器官与器官芯片政策及专家共识汇总推荐

发布时间:2025-02-10   信息来源:尊龙凯时官方编辑

2024年,类器官和器官芯片技术在政策和专家共识方面实现了多个重要突破,为生命健康领域的科研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。这些政策和共识不仅规范了类器官与器官芯片技术的实施方案,也促进了相关技术在药物开发、精准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。

2024年尊龙凯时类器官与器官芯片政策及专家共识汇总推荐

一、国内外类器官与器官芯片相关政策

1. 2024年1月,CDE发布了《人源干细胞产品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》,旨在规范和指导人源干细胞产品的非临床研究与评价。该指导原则明确说明,在缺乏相关动物模型时,基于细胞和组织的模型(如二维或三维组织模型、类器官和微流体模型等)可为非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提供重要的补充信息。

2. 2024年6月,CDE发布了《肿瘤治疗性疫苗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(征求意见稿)》,为肿瘤治疗性疫苗的研发提供指导。该指导原则指出,在进行非临床研究不可行时,可以采用类器官等新技术进行探索。

3. 2024年7月,欧洲发布了《器官芯片标准化路线图》,旨在加速器官芯片(Organ-on-Chip, OoC)的标准化进程。该路线图强调了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,以促进创新和提高互操作性。

4. 2024年9月,FDA的ISTAND项目接受了应用器官芯片技术来预测药物肝毒性的提案,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数据支持。该项目希望借助器官芯片技术推动药物开发工具的标准化。

5. 2024年10月,CDE发布了《模型引导的罕见病药物研发技术指导原则(征求意见稿)》,其中首次提到非临床研究数据应包含器官芯片的数据,强调其在药物研发中的价值。

6. 2024年10月,发布了全国标准GB/T44831-2024《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》,为皮肤芯片的设计、生产和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,推动国内器官芯片领域的发展。

7. 2024年12月,美国参议院全票通过了“FDA现代化法案30”,该法案要求FDA在六个月内更新相关管理规章,推动非动物测试方法(如器官芯片技术)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。

二、类器官与器官芯片专家共识

1. 2024年4月,发布了《难治性肺癌中国专家共识》,为临床医生在难治性肺癌治疗中的用药提供指导,强调了精确的治疗选择。

2. 2024年5月,中华医学会发布了《经内镜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组织取样及类器官培养专家共识》,规范了内镜取样和类器官培养操作,促进医疗机构的标准化。

3. 2024年5月,专家共识《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在精准医学和药物研发中的应用》首次提出类器官在药物敏感性检测中的应用场景,明确了其在肿瘤精准医疗中的潜力。

4. 2024年8月,发布了《子宫颈癌类器官规范化建立及临床转化应用探索专家共识》,强调类器官在药物反应评估中的重要性,推荐其作为药物开发的创新工具。

5. 2024年11月,发布了《用于药物性肝损伤评价的人肝器官芯片技术规范专家共识》,为人肝器官芯片的技术发展提供了规范性建议,旨在推动药物安全性评价的进步。

三、类器官团体标准与诊疗指南

1. 2024年3月,《人肝内胆管癌类器官培养与鉴定》团体标准发布,规定了肝内胆管癌类器官的伦理和技术要求,以支持个体精准医疗和药物开发。

2. 2024年7月,发布了《基于人源肝脏类器官的药物肝脏毒性评价技术》,为药物在肝脏的体外毒性评估提供了标准。

3. 2024年11月,《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整合诊疗指南》发布,推荐类器官体外药敏试验在脑胶质瘤精确诊疗中的应用,标志着该领域进入更细致的个体化治疗阶段。

以上政策、专家共识及团体标准,标志着类器官和器官芯片技术在生物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。作为这个领域的重要参与者,尊龙凯时将继续关注并支持这些前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,为生命科学带来更多创新。